服務熱線
021-56473713

產品分類 / PRODUCT
更新時間:2025-11-24
瀏覽次數:50伏安特性綜合測試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定律和電磁感應原理,通過 “可控電壓施加 + 同步數據采集 + 智能分析計算" 的閉環流程,精準獲取互感器(CT/PT)的電壓 - 電流(U-I)特性,最終評估設備性能。具體可拆解為以下 5 個關鍵環節:
一、核心理論基礎
互感器(CT/PT)的鐵芯在交變磁場中會呈現 “非線性勵磁特性":低電壓時鐵芯未飽和,勵磁電流小、勵磁阻抗大;電壓升高到一定值后鐵芯飽和,勵磁電流急劇增大、阻抗大幅下降。測試儀的核心就是通過施加連續可調的電壓,捕捉這種 “電壓 - 電流" 的非線性關系,進而推導設備關鍵參數。
二、具體工作流程(閉環邏輯)
1. 可控電壓輸出:針對性施加測試信號
測試儀內置可調交流穩壓電源(輸出范圍通常 0-3000V,根據型號不同適配),通過控制模塊調節輸出電壓的幅值和升壓速度,向互感器的二次側施加連續變化的正弦交流電壓(注:CT 測試時一次側需短接,PT 測試時一次側需開路,避免磁場干擾)。
升壓方式采用分段線性升壓法:
低電壓段(遠離飽和區):快速升壓(如 0.1V / 步),兼顧測試效率;
近飽和區(電流開始快速增長):精細升壓(如 0.01V / 步),確保捕捉飽和拐點的準確性。
2. 同步數據采集:精準捕獲 U-I 響應
在施加電壓的同時,測試儀通過內置的高精度電壓傳感器和電流傳感器(精度通常達 0.2 級及以上),同步采集以下數據:
輸出側實際施加給互感器的真實電壓值(排除線路損耗);
互感器二次側的勵磁電流值(反映鐵芯磁化狀態);
采集頻率可達每秒數十次,確保數據的連續性和完整性。
3. 拐點識別:自動判定鐵芯飽和點
這是核心技術環節,測試儀通過微分法 + 曲線擬合雙重判據自動識別 “飽和拐點"(U-I 曲線從平緩轉為陡峭的臨界點):
微分法:計算電流對電壓的變化率(dI/dU),當變化率突增到設定閾值(如初始值的 5 倍),判定為接近拐點;
曲線擬合:將采集到的 U-I 數據擬合為非線性模型(如指數模型),通過模型參數推算拐點電壓 / 電流,誤≤0.5%;
避免人工判斷的主觀性,確保測試一致性。
4. 參數計算:推導核心性能指標
采集數據和拐點識別后,內置微處理器基于電磁感應和電路理論,自動計算關鍵參數:
勵磁阻抗:Z = U/I(不同電壓下的動態阻抗,反映鐵芯磁化能力);
飽和電壓 / 電流:拐點對應的電壓(Us)和電流(Is),判斷鐵芯飽和程度;
變比誤:通過對比 “理論變比" 與 “實測變比"(施加已知電壓 / 電流,反推一次側響應),計算誤值;
極性判別:通過檢測電壓與電流的相位關系(同相 / 反相),判斷互感器同名端(避免接線錯誤導致保護誤動作)。
5. 結果輸出:可視化呈現與存儲
最后,測試儀將計算結果轉化為:
直觀的 U-I 特性曲線(橫坐標為電壓,縱坐標為電流);
關鍵參數列表(拐點電壓、變比值、誤值等);
支持數據存儲(本地 / 云端)、曲線打印或報告導出,供后續分析。
三、伏安特性綜合測試儀核心邏輯總結:
伏安特性綜合測試儀的本質是 “模擬互感器的工作磁場環境→捕捉其電氣響應→通過非線性分析反推設備狀態":通過可控電壓模擬不同磁化強度的磁場,用高精度采集捕捉鐵芯的非線性電流響應,再通過算法提取飽和點、阻抗等關鍵特征,最終實現對互感器性能的精準評估。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,全程自動化完成,既保證了精度,又提升了現場測試效率。
上一篇:沒有了
掃碼添加微信郵箱:3039289578@qq.com
地址:上海市閘北區江楊南路
Copyright © 2025上海勝緒電氣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:滬ICP備12032933號-24
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.xml